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津南区人民政府的政府信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信息分类和编排体系
(一)津南区人民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分类
1、津南区人民政府的机构职能和领导名单。
2、规范性文件。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5、政府工作报告。
6、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7、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8、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9、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10、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11、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
12、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13、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其他监督检查情况。
14、津南区人民政府重要会议报道。
15、津南区人民政府决定的人事任免事项。
16、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17、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18、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19、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20、其他服务事项。
21、依法公开的其他信息。
(二)编排体系
按照《条例》法定要求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是实现对政府公开信息采集、管理、发布、查询的重要工具,由编制说明和目录编制结构两部分组成。编制说明是目录前面用以说明编制目的和作用的说明。它包括编制目的、入编范围、机构名称及代码、数据项释义等。目录编制结构由索引号、信息种类、信息名称、文号、生成日期、发布机构、内容概述等7个数据项组成。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在政府公开信息和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特定需要之间架设起了一道“桥梁”,沟通了二者的供需关系,使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可以较为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政府信息,从而使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落实成为可能和保障。
二、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一)公开方式
津南区人民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通过日博365在线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网址为http://info.tjjn.gov.cn)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予以公开。
(二)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以津南区人民政府名义发布以及区人民政府作为主办部门与其他行政机关联合发布的政府信息,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查阅场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到津南区档案馆、津南区图书馆、津南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查阅政府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除津南区人民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还需要区人民政府提供的政府信息,可以向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申请。
(一)申请的提出
申请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的要求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申请表可向区人民政府设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津南区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受理窗口”领取,也可在日博365在线上下载电子版本,具体网址为http://info.tjjn.gov.cn。
1、书面提出申请
(1)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
申请人可以在日博365在线(http://info.tjjn.gov.cn)上填写电子版《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后,通过电子表格的方式提交至津南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即可。
(2)通过信函、电报、传真的形式提交申请
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申请人通过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请相应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
(3)当面提出申请
申请人可以到津南区人民政府设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窗口当面提出申请,并填写《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
2、口头提出申请
原则上,申请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由区人民政府设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窗口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工作人员代为填写《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经申请人认可后生效。
(二)提出申请的要求
为了提高申请的处理效率,申请人应对所需信息尽量描述详尽、明确,如提供该信息的名称(标题)、发布时间、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确定信息内容的提示。
申请人同时提出多项政府信息需求的,应当分别提出申请。
申请人向区人民政府设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窗口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时应当出示申请人、代理人有效证件,以及授权委托书。
申请人应当保证将所取得的信息用于合法用途。
(三)申请的处理
1、受理的机构
津南区人民政府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窗口设在津南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办公地址为津南区咸水沽镇体育场北路,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2:00-4: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 28521146
传 真: 28521141
邮政编码: 300350
电子邮箱: xzxk@tjjn.gov.cn
2、受理的原则
申请人依法提出的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予以受理。
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后应即时登记,并做出相应处理。
(四)申请的答复
1、答复的期限
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收到《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后将进行登记,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将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越过15个工作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述期限内。
2、一般情况的答复
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将根据情况分别作出下列答复:
(1)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答复申请人。
(2)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3)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依法不属于本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对不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咨询。
(5)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申请人进行更改、补充后重新提出申请的,重新计算答复期限。
上述情况,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收到申请人书面申请的,将书面答复申请人。
3、特殊情况的处理
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将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并明确答复期限。第三方明确表示同意公开的,可以公开;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第三方未在行政机关要求的期限内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公开。但是,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将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将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同一申请人向区政府就同一内容反复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已经答复的,可以不再答复。
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对申请人提出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不予提供。
(五)答复的方式
按照申请人填写《天津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表》的要求,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可以提供纸质文本、电子邮件等形式的政府信息,并可以通过自行领取、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答复。
(六)收费标准
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四、监督和保障
(一)信息更正
申请人有证据证明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提供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予以更正。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无权更正的,将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二)举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同级监察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对同级监察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处理不满意的,可以向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1、上级行政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
投诉电话:23325515
传 真:23326915
通信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大沽路167号
邮政编码:300040
电子邮箱:gongkaiban@tj.gov.cn
2、监察机关:津南区监察局
投诉电话:28392428
传 真:28397418
通信地址:津南区津港公路与天嘉湖路交口处
邮政编码:300350
电子邮箱:jnjjwzfs@126.com
3、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津南区政府办公室
投诉电话:28522852
传 真:88917490
通信地址:津南区津港公路与天嘉湖路交口处
邮政编码:300350
电子邮箱:jnqzfxxgk@163.com
(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津南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