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丽津南>>人文民情
习俗
来源:日博365在线作者:日博365在线时间:2017-04-02
  

  习俗生产俗

  

  一、稻农生产俗

  插秧俗称栽秧。境内习惯于从前向后退着插,以从右向左插为顺序,每人每行插6株秧苗。术语很多:秧株距离横向称甩手,纵向称退步;领头插秧者称打头;末尾插秧者称补斜子;1块地称1杵地;领头者从秧田中间取直插秧,其他人员左右跟进,称打夹拢;秧株之根插不直称窝门鼻、压瓜蔓。插秧以速度快,秧株距离规范,横平竖直为佳。技术高超者,各有绰号,如:“水兔子”、“黄莺”等。群体之间,常有技能较量。挠秧时要唱挠秧号子,1人唱众人随,曲牌多种,歌词不一,但领唱者往往随机应变,临时编词,诙谐幽默。现

  存挠秧号子唱词显示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农家特色。

  二、菜农生产俗

  境内旧时习惯于谷雨后开始整畦种黄瓜,芒种节以后收获,届时,天气暖和,黄瓜不会受损,如果赶在芒种前收获,气温尚不稳定,黄瓜容易受损。俗谚说:“赶在芒种后,抱着猪头提着肉,赶在芒种前,园头泪涟涟。”

  黄瓜地浇水时,黄瓜架上流水沟不许洗手,如果洗手,有迎水流的那架黄瓜会变苦之说。同一块地,不能重复栽种黄瓜,俗谓不重茬,否则,后茬长不起来,长起来结瓜也不大。西瓜、菜瓜、香瓜、南瓜、北瓜、西葫等瓜类都不能重茬。

  地干,要增加耙地次数。试验之法:地下埋入手纸半刀,其深度以耙齿擦不到纸面为宜,耙地1遍则纸从底层被浸湿1张,耙两遍湿两张。纸湿10张,最宜下种。传说某老农令其子耙地,事先背着儿子埋好手纸,嘱儿子耙地10遍,儿耙两遍即罢手,归告老农10遍耙完,老农取纸验看,只湿两张,老农拿纸给儿子看,指出儿子在说谎,儿子很惭愧,乃知有以纸试墒的办法。

  试一年雨水法:农历年三十晚,用高粱秸梢部去瓤,里边依次排放12枚黄豆或青豆,把高粱秸绑合,置水缸中浸泡,正月初三取出拆看,第几个豆子泡涨,即是第几个月份雨水大,不涨即为雨水少。

  三、渔 俗

  下箔插陷是在大卤亢中广阔水面捕鱼的技法。1个陷,用箔百块乃至数百块,劳动量很大,插陷要有十几或几十个人的队伍,箔头指挥大家布局设陷,箔头要熟悉水的来源,深浅等情况,选择有利地势。插陷如布阵,好的陷箔,凡鱼不论大小,有进无出,甚至野鸭子落入陷中也难逃脱。每陷一般用箔围成7层门径,叫做7个门,最外边的门宽窄可横1只脚,进入深层渐渐缩小,直到仅能竖下1只脚。两陷之间有1条长长的箔伸出1里左右长,俗称廊箔,也叫梢子,是引鱼撞陷的诱导箔。鱼在发现廊箔后,沿廊箔寻找出路的本能,驱使它进入陷门,越陷越深。7个入口俗称7门,7门之陷尚有鱼可以侥幸逃离,若8门、9门就绝无逃路了,网开一面是治鱼人恪守的戒律,不敢插绝陷。

  四、船 俗

  船户有海运和内河运输之分。内河运输有对槽,有用苇席绷成的“尖嘴儿”。海船比对槽高大许多,中间1大桅,前后5小桅,帆面横杆各26根,能装2500包粮食。船户沿海河开设码头,如:“祥发码头”,“东昌码头”等。海船都有绰号,如:“大酒楼”、“楠木底”、“画”、“烟牛”等等。船主好客,泊在码头,欢迎小孩儿上船玩耍,并管饭。但客人不得说“翻”字,小孩不能冲着刷船流水缺口处撒尿,因为在船家眼里那是“龙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养船人家的庭院,都立有风向标,高杆上绑1个用红布条扎成的扫帚,并挂1个红灯,挑1面小旗,小旗红布镶兰布边儿,或置1条鳌鱼,即木雕鳌头,身尾系以红布,随风飘摆,因为船走“八面风”,船家均十分关心风向。逆风行驶俗谓“划樯”。每年过了二月十九出海。启船要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吹奏笛歌,燃放鞭炮。奉祀海神天后圣母,叩拜马师傅(马开山)、田师傅(田佩占)、朱师傅(朱占鳌),祈祷保佑。出海安全返回时,仍祭拜上述偶象。解放后已无迷信之举。船上打锚、打蓬、校舵都得喊号,1人喊众人和。方向不辨时,向水中放铅砣,取泥样,有经验的人尝泥味、观泥色便可知大体方位。内河船船工不如海船船工严于约束,闲适时和气,紧张时个个金刚怒目,常不和谐,语言文明较差。

  五、商 俗

  商户在解放前一般面对农户,大都立折赊销,秋后算帐。有门面的称座商。商店门外不标字号,其字号悬匾于店堂之内。门面多板对门,晚间收市称为“上板儿”,上板后有扣门购物的,则打开门板上的一个半尺方的小窗口,以送物接款。杂货店、广货店晚间不营业,山货店晚间营业。澡塘、旅店很晚才闭门,澡塘门上高挑一灯笼,因而闭门称“落灯”。药铺皆有堂号如春和堂、益品堂等,药铺招牌高可数丈大木板竖于店铺门侧,两面刻书,一般是:“××堂专营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汤剂饮片丸散膏丹一应俱全”。饭馆挂灯笼穗为晃,其形状略似一个夸张了的炊帚。旅店挂笊篱,下缀红布条儿。菜店称“菜床子”,肉铺称“肉杠”。理发店旧称“剃头棚儿”。柜台俗称栏柜,绝少玻璃柜,均为木柜,把货架与顾客隔开,一般齐胸高。

  无门面的称行商。葛沽、咸水沽小贩多挑两只席篓卖海货或卖青菜,俗谓挑八股绳。

  挑八股绳的常常叫卖。卖烧鸡、烧饼果子的挎提盒,卖芜豆挎木盆,椭园而有盖。卖切糕推独轮车。锯碗儿的称小炉匠,挑子一头为带小抽屉的坐柜,一头是小火炉,小火炉形如小船。小炉匠的扁担长而两端上翘,担起颤动的幅度很大,极有节奏。游走理发匠拨音叉,招揽生意,俗称“唤头”。吹糖人的敲糖锣儿。算卦艺人多盲人,持马(竹)竿,一手敲击半副铙铂,俗称当子。扎柳儿活的用多块铁板连缀晃动发音,俗称“呱连”。卖布货郎用布郎鼓,鼓面手掌大,柄长尺半而有两只小练锤,单手一摇鼓柄,便可叮咚作响。饭馆管送外卖,伙计持提盒按买卖字号送到,大到整桌酒席,小到一碗面汤卧鸡蛋,一概恭送不爽。

  商户忌“贝字”、“黄字”,“账”一律写作“帐”,舍“贝”从“巾”,饭馆称黄瓜为王瓜。俗号称商家店铺为“柜上”,称店东为掌柜,商家称顾客为“老主道”。春节店铺一律出摊儿,平时不出摊儿的店铺春节也扩大摊位。春节商户习俗多有吃合子之说,如腊月廿九烙合子,初三合子往家赚、合子夹八、合子夹九等等,所谓合子即谐音“合子利儿”,亦即卖一个赚一个,利润百分之一百的意思。逢春节,商户有放炮接花会的义务,设摆茶点供耍会人食用,大买卖还要放花炮焰火。

  

  生活俗

  

  一、生  育

  旧俗把生育之事看成是神灵的赐予,津南崇奉的娘娘神中就有子孙娘娘和送生娘娘,前者管生不生的问题,后者管临盆生产的吉凶否泰。不孕夫妇都去求子孙娘娘恩赐,子孙娘娘身后有娃娃山,藏满了小泥娃娃,允许上庙进香的人偷走,偷得娃娃者即可得生贵子。拴娃娃俗,久婚不孕到庙里抱个泥男娃娃,盼望他带来弟弟,一旦生了弟弟,娃娃大哥便终世不遗弃,而且要逐年到庙里更换大一号的娃娃,按四季给缝制衣服,尊为娃娃大哥一直到大爷。此俗新中国建立后已绝迹。

  孕妇须在婆家生孩子,不能在娘家生孩子。临盆叫“占房”、“倒下”、“坐月子”。产房门前要拴红布条儿,示人不得随便进入。接生婆俗称“姥娘”。产后当天,丈夫去岳母家报喜。接岳母照顾产妇,俗称侍候“月子”。胎盘俗称“衣胞子”,旧俗要埋在产房庭院的窗下,埋时土坑不得有杂物,衣胞埋的纯净,婴儿不漾奶水。孕妇临盆要吃煮鸡蛋,喝红糖水、小米粥,后来发展为挂面汤。临盆当日要喝“生化汤”,可以化解淤血。旧俗产妇月子以内男人不宜夜归太晚,如不得不夜间归家,须向水缸照照影子,才能进入产房。

  婴儿出生3天,由“姥娘”为其洗澡,称为“洗(喜)三”。7天,吃饺子称为捏合骨缝。12天,吃喜面叫作过“十二晌”,要请亲朋,招待四邻。

  贺人得子送红糖、鸡蛋、挂面及小儿衣被,亲友送鸡蛋,产家不能全留下,要“剩篮子底”,表示“剩蛋”。满月,产妇娘家要送红色鸡蛋,得子人家要煮鸡蛋送亲友。婴儿满月产妇回娘家,叫做“挪臊窝”。“过满月”,设酒席,亲友持礼物祝贺。

  婴儿出生100天要“过百岁”,招待亲友,姥姥要送给外孙麒麟锁和绣花黑布小袄,酽色小裤,称为“铜裤铁袄”。黑布小袄上绣石榴佛手,谚语“九个石榴一个手,小儿活到九十九。”姥姥要为外孙蒸“百岁桃”99个。姑姑要送给新生儿兰色、紫色各一裤腿的小儿裤,称为“姑兰紫”,意为拦住此子,使其长命。

  不足周岁的孩子,叫“月科”里的孩子,或称“小月孩子”。“月孩子”旧俗穿土裤子。土裤子即用沙土以铁锅炒热,裹在衤席子里,垫在婴儿身下,婴儿尿裤,有土吸收,不淹身子。俗话“土生土长”,即指此。此俗今已绝迹。

  婴儿周岁,要“抓生”,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方矮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

  婴儿第一次剪头发,有在“十二晌”,有在满月后。剪下小儿1撮头发,同时也要剪来1撮狗毛和1撮猫毛,3者合并,用手捻成两绺,一绺缝成小布包绷在婴儿枕头上,旧俗称可免惊吓,另一绺置于升桶内,放在门槛上,7日后才能拿掉。

  婴儿初学步,第一双鞋子要穿“带眼睛的”,有缝制猪鞋的,也有缝制猫鞋的,称穿有眼睛的鞋,走路不踩屎。

  孩子13岁,又回到他所属的那一属相年,要系红裤带,叫做过本命年,其后每逢本命年都要系红裤带。

  二、祝  寿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生日之风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兴盛,过生日不拘长幼,皆吃面条,称作“长寿面”。同时,逢生日忌烙饼,烙饼的烙字与落同音,是涨的反意。

  年老者过生日俗称“做寿”,60岁生日俗称“六十大寿”。从此,年年庆,子女亲友,四邻送寿桃,食品等表示祝贺。旧俗66岁过生日时,闺女要给老人买一块熟肉,称作“六十六吃闺女一刀肉”。重量以老人能够一次吃掉为限,老人吃时要倒坐门槛上,脸朝屋外。无闺女者,由侄女、表侄女、外甥女代替买。不食肉者,老人坐席令众人分吃。

  三、居 住

  旧俗崇尚四合院,地方俗称四合套。今俗以北房为主配大门楼和灶房。

  旧俗信奉风水,建房注重选地择吉。地基方位要正、宽旷、基高、傍道。房屋不能正对子午向。朝向偏对东南称为“强阳”,朝向偏对西南称为“强阴”。房梁用单不用双,视间量大小,用五、七、九棵梁。建房时,以红纸画太极图贴脊檩中间,外包红布,阳鱼嘴对门口,用红色筷子两双,铜钱两串,五彩布与黑豆粒为串悬布于太极图两侧,再于左右配以楹联:“伏羲八卦安天下,文王六爻定乾坤”、“架屋欣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从建房到竣工要由自家人或知己者昼夜巡视,防止他人安放不吉之物。竣工前,忌寡妇和孕妇进屋观看。上梁时要站在新房上围绕燃放爆竹,不论帮工、雇工都要管饭,吃喜面。上好苇把,压完泥后,除太极图和楹联外,余物撤掉。厢房称偏房,要低于正房,以示主次。门楼置于院落的左或右方,以门外宽畅、傍道、方便为佳。设于正面的,院内建影壁,以避门外直视正房。

  迁居选择吉日,日出前先拔锅移入新居,不叫别人看见自家的锅底。又俗尚忌移空锅,迁居者须在锅内放一张烙饼再行搬迁,饼压着锅底,不使人看见。搬入新居,老人、长者住东室,称“上房”。3天稳锅,请客吃面,俗称稳锅子。贺亲友盖新房,送被面或布料,俗称“挂帐子”、“挂红”。前后院的房子忌窗户对门口,烟囱对门口,有的在门或窗上装一面小镜子,向对方反照。

  女儿和女婿回娘家,不能同室而居,同居者,须在炕席下放些钱,以解污秽。客人来访下榻,主人应同室陪住,让客人睡在炕头,表示尊重之意。

  四、餐  饮

  农民惯用炕桌吃饭,冬日在炕上放桌,夏日在室外地面放桌。吃饭忌用筷子敲碗。夹菜,忌夹起又抖掉,筷子不能在菜盘中翻搅。“觉不言,饭不语”,吃饭、睡觉都不尚说话。忌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祭亡灵时筷子才是直插的。咀嚼、喝汤忌发出声音。饭前松裤带、吃饭一手托腮或手托碗底、饭后伸懒腰或打哈欠为失态。晚辈随父辈外出会亲友不同桌用餐,谓“父子不同席”。客人来访,分宾主落座,晚辈站立侍候,斟茶不能满,斟酒要满,甚至溢出。女客随访,另行招待,谓“男女不同席”。酒后吃饭,不能盛满,随吃随添,谓“让酒不让饭”。盛饭盛汤忌反手倾倒,狱卒为死囚盛饭,才反手倾倒。陪客吃饭主人要慢吃,待客人吃饱放下碗筷后,主人才能放。饭后先送热毛巾,让客人擦脸,然后上茶。客人告辞,对主人款待表示谢意,主人应挽留,并对招待不周表示歉意,送至大门外,待走远再回房。

  除夕夜,全家围坐喝酒,吃素馅饺子,不许喝汤。旧习称一年头一餐,喝了汤,出门会遇大风灌。

  

  岁时俗

  

  正月初一  清晨起,向街坊邻里亲友拜年,上午男子,下午女子,家中留有人,陪来拜年者。为亲人戴孝者不拜年,不受拜,称守孝。商家不营业,关门上板,拜年者进不得门,多从门缝中塞入贺年片。饮食俗尚吃饺子。

  正月初二  商家接财神,日出前主人起床、净手、贴好财神纸码,烧香上供放鞭炮,上供多为羊肉馅饺子,根据中国的易学,西方庚辛位属金,民俗把财神附会为西域人,所以供羊肉馅饺子。接财神要取进财进水的吉利,清晨拾柴担水进家。不自已动手的,花钱请人担水,担水者特备柴把儿,与水担同时送到,可得酬赏。出阁女人携婿回娘家拜年,出阁女人不得看到娘家过年上供的灯,俗谓看了娘家供灯,娘家会受穷,为“避灯”,只能让过初一,初二回娘家拜年。如若出嫁女人不得不于除夕夜滞留娘家,要另室回避。饮食俗尚吃面条。随着破除迷信,接财神、进财水、避灯不复存在。

  正月初五  民俗初五前禁生米作饭,为取吃隔年饭的吉利,祈望富裕,到初五解禁,可用生米作饭,所以初五称“破五”。破五吃饺子,有捏小人嘴之说,为免一年口舌是非。“小人”为“枭神”的衍化,枭神是星命学论人命运的用语,星命学认为人的财、寿、得益于食神,而枭神专门克制食神,好比枭鸟夺食人的粮食,不利人发财长寿,所以要捏枭神的嘴。流俗把“枭神”讹为“小人”,不知其根源在于唯心星命学的影响。破五过后,商户开市,春节圆满。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民俗有蒸面食“刺猬驮元宝”、“老鼠拉木锨”、“麦垛”等花样的传统,蒸食不唯供奉祖先,还要放在每间屋的窗台上,正月十四蒸好,刺猬头外放,到正月十六把刺猬头调过来冲屋内表示驮元宝进屋。十六夜,妇女走出家门游走于里巷称为“走百病”,同时拣取柴草点篝火称为“烤百病”。新中国建立后,走百病、烤百病俗不存。元宵节前后有耍会、观灯、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流传至今。

  正月二十五  俗称“填仓”。天明太阳升起前,以灶堂草灰在庭院中、屋中撒出圆圈或古钱形,中间以砖头压一把粮食或钱叫作打囤,打的囤多囤大,秋后望能粮食满仓,生活富裕。填仓还有吃杂面汤习俗,祈望五谷丰登。新中国建立后此俗渐趋淡化。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不能挑水,怕引来懒龙不干活,庄稼受旱。这一天小孩子多剃头,俗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很多孩子都拖到二月才理发,所以二月二理发师傅特别忙。饮食俗尚煎焖子,烙春饼。新中国建立后仅存饮食习俗。

  清明节  俗称“寒食”。为后辈祭奠已故长辈之日。多数人家在此日组织族人为祖坟添新土,传统要烧钱化纸,烧纸之外,还要用金银铂纸叠成元宝焚化,摆酒食,叩拜。民国期间又发展为冥票。因路途遥远不能到坟地祭扫的,习俗有“遥烧”一说,但须在十字路口烧化纸钱。新中国建立后,旧俗日衰,化为纪念故人,缅怀先烈,表达哀思的扫墓之习。80年代始,烧纸渐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单五”、“五月节”。俗尚贴门符,插艾蒿,包芦叶粽子,给儿童兜肚绣“五毒”,缝缀小巧的黄布小老虎,门符多为红纸剪成的凹腰葫芦,“五毒”有蛇、蝎、蜈蚣、蛙、壁虎。新中国建立后,唯存吃粽子,余皆消失。

  六月初六  俗谚“六月六,看谷秀,晾大袄,晒大袖。”家庭主妇每逢此日特意晾晒衣被,是为晒衣日。

  七月初七  俗尚“丢花针”。头天舀水一碗,晾于窗台,七月初七中午,将小花针轻轻投入,针浮于水面,而影子照在碗底,如锥如剪则人巧,如棒槌就是丢针人笨拙。新中国建立后此俗不存。

  七月十五  俗称“鬼节”。寺庙大开,迎香纳客,家家上坟烧纸。俗谚“七月十五嚎丧”。80年代始,烧纸渐多。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系合家团聚,庆贺丰收在望之日。其时市上山货齐全,月饼飘香,小站早稻登场,稻米饭撩人胃口,河螃蟹充斥市场。晚辈给长辈送月饼、糕点、酒、水果等,亲友之间相互赠送礼品。月出之时,有“圆月”俗,要合家团聚,摆供桌于庭院,供月饼水果,写月神码,以黄表纸叠成尖顶牌位,上书“月光之神位”,焚香烧黄纸、白钱,然后,女人磕头祭拜,祈祝合家平安幸福,如月之圆。爬月,以蜡烛半支立于蟹壳,点燃蜡烛,任蟹在院中爬行,孩子们追逐嘻戏,烛且尽时火炙蟹壳,蟹走慌忙,孩子乐趣愈见高涨。中秋节与春节、元宵节并称为三大节,有过从的亲友要送礼、看望,雇佣之家要为雇员放假,改膳食,馈赠礼品。新中国建立后,拜月俗不存,吃月饼、赠亲友延续至今。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俗尚吃切糕,大人携儿童登高游玩,取“步步登高”之意,此俗称“登高”。新中国建立后,此俗不存。90年代中期,重阳节成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关心慰问“老寿星”、老英雄模范人物的尊老、敬老节。

  十月一  俗称“寒衣节”。上坟祭祖日,要为亡人“送寒衣”,即以彩色纸裱糊如衣裳形状,就坟上烧化。新中国建立后此俗消失,但有以烧化纸钱代替者。

  冬至节  作“九九消寒图”,于1页纸上画81个古钱,每钱都有上下左右和中间方孔等5个格儿,每钱为1日,9钱为“一九”,记录5种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歌诀说:“上点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当中,点尽图中墨黑黑,方知郊外草青青。”还有人就消寒图上双勾9个9划的汉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日涂填1划,填尽9个字即“九九”完满, 9字,既有81划,又是一句祝愿的话。新中国建立后此俗不存。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民俗在这一日倾其所有的谷粮种类合煮为粥,名腊八粥,祈饭碗长满,五谷丰登。腊八粥要在日出以前煮熟,粥里豆、粟、枣齐全,总有十来种,粥要加倍多煮,祈望有余,还有人泡许多蒜瓣在醋瓶里,除夕夜吃饺子用,称为泡腊八醋。新中国建立后,吃粥、泡蒜仍存在。

  祭  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家家祭灶王。旧时称灶王为一家之主,家家供奉。灶王是日升天向玉帝面奏人间善恶,为其送行时,用秫秸插马或用苇子扎马,喂以干草,麸皮等饲料,全家男子在长辈带领下焚香叩首,揭下灶王神像,以糖瓜粘其嘴,意为使之上天不说家人过错,焚化即为升天。除夕请全神时,换新像。春节虽在除夕夜,实际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以后已经开始,俗谚说: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窟窿堵(糊窗),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二十九“贴倒酉”,即把酉字倒贴,酉字地支属金,酉倒即是金到,与上句“白面发”同为发财之义。家家户户贴春联、吊钱、窗花、福字,以祈福求吉。每个角落都要贴到,车辆、碾子、磨及较大件工具农具各有吉言,车屋门上贴“神荼郁垒,高车驷马”,碾子上贴“青龙大吉”,磨上贴“白虎大吉”,牲口棚、马槽上贴“槽头兴旺”等。是日,还要请神祗,即张贴门神,安置全神纸码。新中国建立后此俗不存。

  除  夕  清晨即准备供品,一般是豆腐丝、香干、木耳、黄花菜等素食品,每样单独盛盘,前两种只改刀,后两种煮熟,供品上要插供花。供案上写天地君亲师,称作“天地牌”,上供前,先祭天地,在庭院放桌1张,上置供品,并用黄表写天地码子:“天地之神位”上香叩拜、放鞭炮。祭祖先,到坟地焚烧纸钱,谓之请先人回家过年。除夕之夜,香烛不间断,堂屋地上铺芦苇、芝麻秸、稻草、高粮穰,让家人踩踏,称踩岁。取“碎碎(岁岁)平安”之意。不许说杂话,忌不吉利的话,不得说完啦、没啦、多啦、少啦之类的话,如上供馒头蒸出裂缝,不能说“馒头裂开了”,要说“馒头乐啦”。院子各个角落都要有灯光,空屋子、厕所一律装灯点燃。大人孩子一律不得随地便溺。小孩在户外行走要手拈一柱香。包饺子和面要有剩余,余面做成元宝形存储在盆内。饺子要多、上供,人吃之后要有剩余,剩余饺子不煮,上面盖黄表存放,取“食禄连年”之意。除夕夜要家庭主脑守岁、看香。子时过煮饺子,头几碗先上供,全家拜神、拜祖先。发纸,即把神纸码烧掉,表示送走全神,发纸要放鞭炮。全家在佛前桌依次磕头拜年,未婚女子免拜,幼者向长者叩拜新年,长者给幼者压岁钱。然后全家围绕吃饺子,饺子有豆腐馅、大钱馅、糖馅,谁吃到谁有福、有钱、有甜美,一般多为素馅。女人头上要戴供花,室内不扫地。新中国建立后,除夕称春节,习俗仅存吃饺子、放鞭炮。

  

  婚嫁俗

  

  一、旧  婚

  说媒  俗称提亲。正月不说媒,因媒与没同音,俗谓:正月说媒死媒人。故出了正月,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求婚,媒人往返于男女双方,介绍对方家庭、生活、年龄、相貌等。也有的双方距离远,不相知,全靠媒人撮合。旧俗男女不能相见,只能由亲近人伺机代为相看,决定允否。相当古俗“纳采”。

  换帖  女方父母或兄嫂,明确应允求婚要求后,男女双方互换名字及生辰八字帖,各请算命先生合婚。八字无刑冲克害,命造和合,即可婚配。否则还帖作罢。相当古俗“问名”。

  订亲  合婚问卜后,双方同意婚配,男方写好龙凤帖与聘礼一起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带回女方龙凤帖。并设酒席招待女方家长,由族中和邻居长辈陪同喝喜酒。相当古俗“纳吉”、“纳征”。

  送日子  男方根据女方的生年,挑“行嫁月”、“不将日”做为结婚日,俗称“看好晌”。写成红纸柬帖由媒人送给女方择定其一,不能更动。俗谚“挪一挪,死婆婆”。相当古俗“请期”。

  做被褥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请上有公婆、下有子女的“全人”做被褥。以红线缝缀数串枣、栗子、花生于被褥角,谐“早立子”音,取“男女花生”意。

  请执客  正日子以前,男方设酒席招待有操办喜事经验的人,委托办理结婚事务,逐项商定,“过嫁妆”、迎亲、“看三”等过程中的礼仪、酒席、人员安排。同时,酬谢帐房先生、厨师及忙事人等。

  过嫁妆  结婚前一天,俗称“催妆”。男方派人持“四彩礼”送到女方,即:带4根肋条的肉1块,须一刀割成,称“离娘肉”;红毛公鸡两只;粉条4把;酒4瓶。女方留一半,其余退回,并将陪嫁物品交男方人员带回,称“过嫁妆”。女方派未婚女子跟随至男方家中,挂门帘、点“长命灯”,男方女性长辈给喜钱。

  迎娶  正日子清晨天不亮,男方派“全人”带选定的人和吹鼓手等随花轿到女方接新娘,有“姑不接,姨不送”之俗。去者与来者人数要男女皆成双。轿内坐一小男孩,谓“童身阳旺,可避邪祟”。轿至,女方燃放爆竹,给抬轿、压轿者喜钱。如以轿车接,给驾车人喜钱,称“拴马头”。新娘离家要掉眼泪,俗称掉“金豆子”。以红布遮头脸,脚不沾地,由家兄背着上轿。接送人员同时随往。轿至婆家,鞭炮鼓号齐鸣。有“关门蹲性”俗,关门拦住新娘片刻,然后放入。轿下铺红毡,新娘踏红毡步行,两块红毡轮流前铺,称“倒毡”,直至入屋。男方给伴送新娘的背桶子、端饺子者喜钱。

  拜堂  俗称拜天地。堂前供天地牌,置红纸包裹弓箭、粮斗。合称“弓箭斗”,“弓箭斗”代表男子,含祈盼生子意。上香燃烛后,新郎、新娘照“唱礼官”吩咐叩拜天地、父母,对拜,入洞房。新娘盘腿坐于炕头,新郎以杆秤之钩挑去新娘“盖头”,露出面容。煮饺子,众人吃。新娘咬4个饺子角吐于炕席下,有人隔窗问新人生熟,新人答“生”,借吉音以示传宗接代。故称“子孙饺子”。

  坐席  女方送新娘者称“官戚”,男方以较高规格和严格程序招待,既显示文化修养、文明程度,又表示对其尊重。进门落座,先摆茶点,后上酒席,以资历相当辈份之人相陪。席间新人敬酒,“官戚”依辈份上见面礼钱,宴后观看新房,与新娘面谈,男方回避,然后以专车送返。贺喜者进门道喜要以钱物上礼帐。酒席间,新人由嫂子或已婚姐姐带领逐桌逐人拜认,称“躬桌”。此时,要上受拜礼钱。有的办喜事礼钱拜钱只收其一。晚上,择好菜少量,于洞房设酒席,俗称“半桌席”,“半”谐伴音,新人夫妇吃团圆饭。

  闹洞房  新郎的父母亲手点燃一对红蜡烛,放在洞房内窗台上,不准吹灭。

  晚饭后,弟弟、侄子辈聚集洞房,戏耍新郎新娘,称“三天没大小”。人散后撒枣、栗子、花生于洞房炕上,任晚辈孩童滚爬嘻戏,称“滚炕席”。相当古俗“撒帐”。睡前,请“全人”铺床,边铺边念喜歌,多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且带挑逗之词。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说话,免被窗外人偷听取笑。

  严家礼  新婚第三天论大小,按辈份大小,新娘与婆家人互认互拜。从此,小辈对新娘要以家规相待,不得再有戏耍之举。

  回门  有回四或回六之俗。新娘婚后第一次携新郎回娘家,新郎持礼品拜见岳父母及各房亲戚,长辈给新郎见面礼钱。接受酒席款待后,当天日落前返回婆家。

  住家  结婚满1个月后,女方方能接闺女住娘家。不满1个月,女方不能接,新郎也不能外宿,谓“一月不空房”。第一次住10天,第二次住9天,俗谚“前十后九,越过越有”。以后不拘。

  旧婚俗中,寡妇改嫁与闺女出嫁相反,于晚上举行婚礼。陋俗称“寡妇妨人”,故进门前先令其搂抱大树,以解霉气,免克新夫,后点燃一堆火,令其从上边迈过去,俗称“迈火”,以去秽气,乞求平安。

  二、新  婚

  新中国建立初,有“公办婚仪”。由区职工工会和文化馆主持,为职工、干部新婚者举办婚仪,请社会各部门来宾参加,婚仪列出程序,选司仪主持,活泼欢乐,极其节俭,酬宾只有糖块少许,群众贺喜也只有大红纸写的祝贺词,家庭内部一顿喜面而已,这种结婚仪式,当时在机关学校很流行。

  农村办喜事基本是旧婚俗的简化和省略,从重礼仪逐渐改变成一种显示经济实力的表现。

  旅行结婚,集体婚礼虽有,但未形成普遍俗尚。

  新房是婚俗的重要展现方面。解放初,结婚可以租房、借房,新房布置以整洁为目的,糊墙壁用白纸、花纸、甚至报纸,马鞍式纸糊顶棚,花纸糊炕围子,黑号纸沿边条儿,角上贴葫芦八宝圈案。顶棚贴红纸剪成的圆花图案。窗户过木上贴剪纸红石榴,门口过木上贴剪纸

  红桃,称 “上炕石榴,下炕桃”,取多子多寿的吉利。70年代,结婚必须盖新房,80年代结婚必须盖砖房,90年代结婚大多要置楼房,又必须重金装修,釉砖地面,石膏线顶棚,灯池、藻井,护墙板,新款式吊灯,落地窗帘等等。

  50年代,贺婚礼可以是3~5角钱,或1张红纸贺词,或多户买1件礼品。后逐步升级,由2元到4~8元,再到5~10元,再到50~100元;受礼人家也由清茶、块儿糖待客,变为大摆酒席。80年代,在家搭棚摆桌。90年代,改为饭店开座,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

  

  丧葬俗

  

  一、汉  族

  合寿木、置寿衣是丧事的第一事。老人到了垂暮之年,就要提前预备寿木、寿衣。习用寿木多为弧线形棺,长六尺六寸,称“荷叶棺”。平民寿木多为柏木,又称净木,13颗净木拢成1口棺材,俗称净木13圆。个别富家用楠木。棺材品位以厚薄而论,一般4寸底,5寸帮、6寸盖。贫寒家用薄皮材,穷苦人用苇席卷葬。寿木以至苇席都是土葬用品,是土葬俗的必须品。寿衣称装裹,俗谓铺金盖银,即黄色铺衬,白色盖单,还有头枕,足枕,衣冠。不论冬夏一律穿棉;男冠有缨帽、帽头,女冠有绒帽,包头帕;铺盖可以1铺1盖,也可以3铺3盖乃至9铺9盖。

  俗忌外丧,每每以“外丧”咒人。病人即告不治,于咽气前及早往家运。病人咽气称“倒头”,倒头前必须迅速为其擦洗身体。穿好寿衣搭上灵床,叫做“停床”,死在炕上的俗称“背着炕走”,是子女不孝。停床头南脚北,脚要蹬墙,俗称“脚不蹬空”。对垂危之人,子女要齐聚床前问出床上人想说的话,病人临终在身边的子女俗称“得继”,未在身边的是谓 “不得继”。病人初终,子女亲人再三呼唤确认死亡之后,要在胸前压铜钱,据称可防止物类灵异借躯诈尸,并烧“买路钱”和“倒头轿”。亲人依辈份排列床侧进行“初哭”,俗传,灵前无哭声,子女出哑吧。

  死者停床后,其用过的被褥要置房顶之上,谓引领亡魂登高,以使望见祖先,前往“团居”,这是古俗的“复礼”仪。丧家门前立挑钱纸,俗称“纸股嘟”,即用烧纸绑在短棒上,立于大门边,死者生年多少,便绑扎多少张纸钱,是家中死人的标志,津南读“纸”字如“子”字,“纸股嘟”谐音“子孤独”。灵床前摆写有死者姓名、年龄的牌位,点长明灯,焚香上供烧纸钱,置“打狗饼子”和米饭,饭要两碗合扣1碗,中插筷子1双,让亡魂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狗吃。室内镜子都要翻过来背朝外,镜面朝墙,门上贴白纸叫“封门”,并用白纸书“恕报不周”贴于门外墙上。要找人给亲故、友好报信,死者如为女姓,要立即接娘家人来共商后事,否则娘家人会怪罪而闹纠纷。

  破孝是治丧的重要礼俗,按亲戚远近,穿白或戴白,孝子全身孝服还要披麻,称“披麻戴孝”。女婿用漂白布成服,但不尽然。辈份越小服孝越少,最少的孝,是1条孝带和1个孝帽,孙子孝帽上要缝上1个红布剪的缨花或红绒球,曾孙缝两个,玄孙缝3个。长孙不缝,其帽形状和儿子相同。外孙缨花为蓝色。女戴孝箍。孝服不掩布边儿,只略加缝制可穿而已。孝子双亲尚有一位健在的,鞋子前半封白,双亲皆不在的鞋子完全封白。夫妇之间有“早死为先(大)”之说,健在者为亡故者带白,男为女戴孝帽,女为男戴孝箍,以示尊重,但不尽然。长辈不为晚辈穿孝,兄不为弟穿孝。

  封白后即行“报庙”,由治丧人提桅灯一盏,点着,灯上裹一白纸钱,头前引路,由长子持引魂幡,其他男孝子尾随哭号至土地庙烧纸,为死者向土地神报到,以避免成为游魂野鬼。

  无庙,以3块砖立成一围,书写“土地之位”代表土地庙。是时,女孝子则在灵旁痛哭,直至报庙者回来。从人死到入殓要间断报庙3次。津南区双桥河乡东嘴村一带,有报庙者必须赤足的风俗,其他地方未见此俗。

  报庙后孝子要趴灵,不停地向前来吊丧者叩头谢罪,所谓“孝子头满街流”。并跪为男人送孝帽孝带、为女人送孝箍,谓之“破孝”。死者子女、儿媳逢人不论辈份均叩头,趴灵有严格顺序位置。孝子必须各就各位,守灵期限不定,因为要择吉日吉时入敛,灵前有人唱礼司祭,对死者叩头四次为一礼,不同于拜生人的三叩首,俗谓“人三鬼四”,三属阳,四属阴,对死者须行阴礼。

  入殓也叫“成殓”,即把遗体从灵床移入棺材,入殓过程中不得使遗体暴于光天之下,如未搭棚,必须在遗体上方用布单遮成临时的蓬帐。起遗体之前要开光,由儿媳或女儿以棉花蘸香油为死者擦拭眼鼻口耳,并用镜照遗体五官,念开光词“开眼光看八方”等等,然后把镜子摔碎,以示由死者带去,亦有先入殓后开光者。

  棺椁事先要裱糊内壁,挂红绸或红布,并用七枚铜钱穿麻纰摆在棺内,男摆“勺”,女摆“瓢”,状若北斗七星。遗体移出,要踹倒灵床,燃放鞭炮。入敛后遗体摆正,四周填以灰包,即用毛头纸包好草木灰,防止遗体移动,且能吸腐水。遗体上覆盖的白布单要扯下部分,表示死者留福给后人。也有把麦麸置于棺盖上,让孝子每人抓一把的。棺钉4枚各订1角,但须是亡灵先已丧偶的,如配偶在世,则只用棺钉3枚,空出下角,男棺空右,女棺空左。男棺在左上角,女棺在右上角钉一标志钉,上拴五彩线。标志钉比一般钉翘出一茎桃叶,根据此钉位置判断棺内性别。盖棺后,由忙事人将榔头交给死者之子,依次象征性钉盖,俗称“受钉”,孝子口喊“躲钉”。死者如为女性,入殓时必须有娘家人在场,入殓一律不准哭,钉棺后全家举哀,吹鼓手奏乐。棺材头朝院内口摆放,但葛沽、双桥河一带有朝北方摆放的风俗。

  入敛后题柩,由民间画师在棺头写扁宋体白字,写明年号、姓名、年龄,男题“华故显考府君讳享年岁之灵柩”;女题“华故显妣太君(或门氏)享年岁之灵柩”。有的年号、考妣用朱书,讳字缩写占半格。题柩时孝子跪陪,题字后,彩绘棺木,两帮画鹤、鹿或龙凤图案,棺尾绘莲花,盖上写亡灵生卒年月日。其后,孝子日夜守灵,亲友吊丧随之叩头、痛哭,并叩头相谢。入殓的第二天凌晨,女孝子要大哭一场,俗称“哭五更”。俗传“阎王爷”无女儿,听到女孝子痛哭会心软,不再折磨死者灵魂。

  出殡之前要给死者“送路”,吹鼓手在前奏乐,后随全体孝子、亲故友好,携纸糊扎彩,如金山、银山、轿子、轿夫、童男、童女及装有烧纸的箱子等。死者为女性,须糊1纸牛,民间习俗认为女性生前勤于洗涮,用水多,脏水都积于冥府,牛肚子大能喝掉死者生前所用脏水,减轻主人罪愆。并糊轿子、轿夫。死者为男性,须糊1纸马。并糊马车、车夫。众人缓步而行,沿途放鞭炮。至土地神庙或空旷场地设供桌,以“牌位”代表死者,置于桌旁椅子上,由女儿、儿媳为其做洗脸动作,然后以桌上供品敬奉死者服用,俗谓让死者吃阳间最后一顿饭。其后,亲友以辈份大小为序拜祭,孝子男女分跪两侧叩头相陪、相谢。参加拜祭的亲戚朋友、有单拜、有群拜,常常是各人叩拜姿态的表演。拜罢焚烧全部扎彩,一同返回。

  

  发丧出殡,俗称“出堂”。柩前是孝子队伍,长子或长孙打写有“西方接引”的引魂幡,余皆持哭丧棒,为亡灵开路,柩后是女眷,长媳或长孙媳抱饭罐,起灵之时,执幡孝子摔盆,盆是给亡灵的食具,摔得粉碎,亡灵才能得到,摔不碎则得不到。沿途燃放鞭炮,撒纸钱,过桥涵必须放鞭。坟坑提前打好,棺材须摆放端正,孝子孝妇先向坟坑内抛钱币、碎馒头,然后捧土领葬,众人动土攒坟。孝子们每人抓一把土,回家放在炕头席底下,俗传谁先放谁先富。坟头攒起,出殡队伍即告回程。出殡后,各屋均点燃1支蜡烛,摆放1个苹果,祈求平安。家里安排人,拆灵棚、打扫房间、挑水、蒸馒头,出殡队伍进院门,人人抓馒头,俗谓谁抓得多谁的日子好过。

  3日圆坟,烧纸摆供谢土地神,然后每7日到坟前烧纸1次,直至“五七”。闺阁女亡故的,棺用红漆漆成红色。先父母而亡的男女,腰系白布带殓葬,称带孝走。

  如丧家请道人做法事,一般有祭幡,观花、观灯、渡桥、取水等仪式。观灯即以白菜疙瘩上插树枝,枝上插蜡烛,点燃成烛丛灯台,念经卷自点燃起至燃烛尽,为亡灵祈消罪愆。渡桥是引导亡灵渡过奈河桥到达冥府的仪式,桥一般用大车盘扣过来代替,道人念经在前,孝子孝妇尾随走过假设桥,便是引导完成。取水即孝子孝妇随道人往村中河渠下游取水回家祭灵,把流去的水取回来,表示对逝去的灵魂的挽留。以上仪式均伴有吹奏。此外,还有升祈福表,放施食等仪式。升表先要把丧主对亡灵的祈祷书于纸上,此纸即为表章,表章要置于黄纸糊的套封内,套封为高方6面体,底、上半尺正方,高可2尺许,套封上画封符,有道家的堂号印,升表时,孝子用托盘托定表封,道人诵经卷后从封顶点燃,直至化为灰烬,丧主祈祷词便可达到上苍。放施食是道人登坛设祭,抚慰四方饿鬼为亡灵让路,边诵经,边把指头大的小馒头,一把把撒向观祭的人群,有时要撒数十斤,观祭礼的人群中常有很多小孩子拣吃。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很多陋习被破除。丧事简办,亡故火化成为新风尚。但丧事大办之风近年有所回潮。

  二、回  族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人死了,族人称“无常了”,避死字。

  病人弥留之际,先被剃头、刮脸、净下身,然后请阿訇为弥留者作“讨拜”(祈祷),对弥留者诵经文,叫做念“亚希”。病人即死之后,上“旱溜子”,亲友吊唁,然后移尸“水溜子”之上,用水冲洗全身,称为“洗埋汰”或“洗龌龊”。洗净即予盖蒙脸布,继而以3丈6尺白布分上下两幅,“穿开凡”,并予戴上由阿訇写好的拜帽和护心独阿宜,还要为亡人系腰带。然后,撩开蒙面布,请亲友瞻看遗容,俗称“闪面”。后仍将蒙布盖好。闪面以后,扣经匣(棺),亲友跪在阿訇后边,由阿訇主持“战者拿寨”(作礼拜)、传经,为使死者减少罪愆能够进入天堂。

  

  经匣要放在长方形的,类似轿子的蓬轿中,蓬轿俗称“地平”,经匣进入地平,即可抬起前往墓地,地平由8人抬扛,送葬人一般着白色孝服。回俗坟墓以砖砌穴碹,穴长2米、宽1米、高1.2米。

  砖砌墓穴为中等水平,家道康旺的,于砖穴内膛以木板,家景贫寒的,只就地下掏土穴名为掏“拉哈儿”。死者进入墓穴前,要整平穴地,打扫干净,撒花椒、樟脑约1~2公斤或更多,以使尸无虫蛀,墓室四壁挂漂白布,皆要书写独阿宜。墓穴南北取向,死者入墓后,头北足南,脸侧向西,对天堂而避忌“多事海”。一切就绪,便封堵穴门,然后封土,有钱人家还要植草皮,以防雨冲。封墓完毕,亲友及乡老由阿訇带领,围跪墓周念“坷拉经”,念经者每念一遍,手中便取一个土坷拉,念经毕,将土坷拉集中,挖坑埋在墓前。送葬队伍念完坷拉经便返回家里。回家后,还要在死者生前居室念炕头经。

  回族安葬亡故者,从死到葬不能超过3日。葬后,每天都要请阿訇到坟上念经,过了7日,可在清真寺代念,虔敬者要请阿訇上坟连续40日。

  对亡故者要作5日、7日、40日、百日、周年、3年,加上尔代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每次亲友都要参加,阿訇、乡老主持操办,大家还要送些礼物,主家宴请款待。

  

  庙   会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绘《津门保甲图说》,把当时海河右岸的建筑作了较为详实的描摹。其显著特点是凡有村庄聚落必有1座或多座庙宇,津南境内有40余座之多,仅葛沽镇就有18座。从津门直至大沽口,海内沿岸迤逦成为一条祠庙的长练,一道文化流,一条风景钱。这是明清海河沿岸民间习俗的特有色彩。庙会形成了几百年来多处定期商贸中心和群众集聚娱乐场所,但也助长了人们的迷信思想。其中,尤以葛沽、咸水沽、小站3镇庙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如今庙宇大多湮灭无存,庙会迷信活动早已根除,健康文明的节日喜庆活动成为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

  一、葛沽九桥十八庙会

  葛沽素有九桥十八庙之说,民间歌曰:“海河一带第一乡,楼台殿阁树木桥梁;东西广、四里长,乾隆验海封为太平庄;西财神,东玉皇,白衣、土地各两双;天后宫是娘娘,灶离庙不在乡,马神庙始终无影像;穷三官,富药王,玄帝、佛爷带文昌;尼姑庵是地藏,关老爷、火神坐两旁,慈云、海神坐南朝北向。依此歌,则18庙应为财神庙、玉皇庙、西白衣庙、东白衣庙、西土地庙、东土地庙、娘娘庙、马神庙、三官庙、药王庙、玄元庙、佛爷庙、文昌庙、地藏庵、关帝庙、火神庙、慈云阁、海神庙。其中,玄元庙也称太虚宫,佛爷庙也称长寿寺。9桥为西大桥、东大桥、北大桥、下司衙门桥、二府衙门桥、三板桥、佛爷桥、洛阳桥、太虚宫北桥。均分布在3道盐沟上,盐沟是明代灶户用以运盐往海河装船的水路通道。9桥18庙建于明代,今多不存。昔日庙会长年不断,热闹非凡。今演化为元宵宝辇会。

  二、葛沽娘娘庙会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为灶离庙,供盐公盐母,后供5位娘娘,俗谓娘娘庙,农历四月为庙会。清乾隆四年(1739),葛沽巡检司胡超依宫殿法式重新修造,比正式皇宫的大殿少5级台阶,从此,葛沽娘娘庙香火大盛。娘娘庙正座供奉碧霞元君的3个化身,穹霄、云霄、碧霄,上首配供眼光娘娘,下首配供子孙娘娘,座下两厢立偶各4尊,上首为北顶娘娘,泰山圣母、天妃圣母、火灵圣母,侍站红脸小鬼,下首为龟灵圣母、武当圣母、豆疹娘娘、送生娘娘(俩脸),侍站绿脸小鬼儿。楹联为:昔为碧霞元君主一尘不染,现掌人间生灵存万法皆空。横额:清静禅达。解放后,该庙拆除。

  三、咸水沽——峰窝庙会

  天津城南有峰山庙,与北京妙峰山有宗属联系。峰山庙在西郊芦北口大寺附近,与南郊毗邻,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八日为庙会,俗称赶峰窝庙,此庙会与咸水沽一带居民关系密切。峰窝庙实为药王庙,庙在芦北口,庙会却在咸水沽,只在庙会的尾声“上庙”这一天,欢腾的人群才云集“峰窝”。因咸水沽古属静海县,地理沟通上与今不同,所谓峰窝庙会,实即咸水沽庙会。每年四月初,大会开始排练,法鼓金铙,声闻数里。各行业包罗万象,非都市所能比,在关帝庙前头形成闹市。四月骄阳如炽,茶棚过街搭设,为耍会看会创造了良好环境。四月二十日左右,向茶棚进香,所有海河下游两岸村镇进香者,乘船而来,在咸水沽东头上陆,往西走街,各有大纛旗,笙管嗷嘈,鼓乐喧天。

  四月二十六日上庙,宝辇法鼓花会全列摆开,走辛庄、白塘口,村民夹道恭候,过白塘口登车乘船到芦北口,步行到峰窝举行香火隆盛的祭祀仪式。咸水沽四月会有“小庙”、“大庙”之分,四月十六日先过娘娘庙,称小庙,至下旬过药王庙,是为大庙,有大小两庙宇,药王与娘娘合祀,小庙单独开庙进香,娘娘神像不出巡,而于大庙期间与药王双驾出巡。

  四、小站老君堂庙会

  老君堂实为道观,因内供老君得名。共有二庙,地方称为老君堂和老老君堂,老君堂名太极观,老老君堂名参同观。

  参同观约建于1895年,袁世凯在小站组建新建陆军时。供奉老君、如来和孔子,儒释道同堂享祀,如来居中,百姓称佛爷压顶。于民初

  军阀混战时,毁于兵燹。庙堂废圯后,仍有道士留住,靠租赁房舍维生。日本侵华时因该庙内曾为二十九军的保安队营房,再次遭到焚烧。

  其后,群众自发筹资在小站荣业路西头,王叫化店原址建太极观,规模不大,小站理门公所建立后,曾二番重修太极观。1939年,三次重修太极观,庙地四角都埋下太极观奠基碑石,庙堂规模扩大,形制略如泰山碧霞祠。正殿5龛5神,太上老君正中,上首是元始天尊,下首是通天教主。东一档是观音大士,西一档是碧霞元君,梁上雷公电母。东殿7龛7神,正中是子孙娘娘和她背后的娃娃山,两旁由北向南依次是斑疹娘娘,眼光娘娘、地藏王菩萨、送生娘娘、火灵圣母和蚂蚱奶奶。西殿7龛7神,正中是药王孙思邈,两旁有文财神、武财神、鲁班、药圣、火神爷和龙王爷。正殿左右有两个小跨院,东院有殿供手捧太极图的图公图母和土公土母;西院有殿供“五大家”(狐、黄、白、柳、灰)和小站开发人周盛传、周盛波。

  小站太极观初一、十五开庙门迎香客,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还要举办庙会作道场,放荷灯,即所谓盂兰会。道场上陈设扎纸人,其中有黑白无常,阴阳判官,牛头马面,还有纸糊的金桥银桥,诵经3日放施食(向幽灵撒小馒头),接灯、送灯、即在马厂减河顺流放下燃烛的飘浮物,外饰荷花纸型,灯烛渐渐飘去,便是把诸幽灵送走了。最后焚化一切纸人纸桥,道场结束。庙前广场为艺人和小商贩的麇集场地,是贸易娱乐中心。

  1950年,人民政府破除迷信,下令拆毁泥塑,庙堂改作粮库,后被粮食部门拆除。

  五、小站会馆庙会

  小站会馆包括周公祠在内,有房80余楹,是光绪元年(1875)周盛传屯军小站时,军民聚会贸易和娱乐之地。每年例行两次庙会,即稻田农事消闲的三月二十八日和七月二十八日。周公祠前身为轩辕庙,供有大佛。两层6座正殿,另有东西配殿及南端正门戏楼。盛军从轩辕庙的地窖中发现女尸,知是僧人劫色而杀,遂逐去僧人,废止庙事。据说,庙中铁佛及供具,悉归芦北口大寺。1919年,小站商会又重修周公祠,只留3座大殿,保留了东西配殿和戏楼。

  盛军时,庙会由军中经办。民国时,由商务会操办,请京剧班、搭建商贩营业棚,经费由商户、地户摊纳,会期3日。从小站到会馆1公里沿途搭棚,形成热闹的农贸市场,是农民和商贩的快乐节日,市场吸引了新城、静海、黄骅、盐山等地及津南各地商贾民众,形成定期商贸中心。

  解放后,周公祠曾多次修缮。近几年自发恢复了每年两度庙会。